中新網(wǎng)|云南正文
中新網(wǎng)云南頻道-云南新聞網(wǎng)
搜 索

當前位置:中新網(wǎng)云南頻道 > 正文
“風月同天 山水對話”中秋文化沙龍在越南河內舉行
來源:中新網(wǎng)云南 編輯:劉麗慧 2024年09月19日 11:25

  中新網(wǎng)云南新聞9月19日電 (饒艷玲)9月18日,“風月同天山水對話”中秋文化沙龍在越南首都河內舉行,以文會友、以藝通心,共敘“同志加兄弟”深厚情誼。

  此次沙龍由中國云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、云南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聯(lián)合主辦,河內中國文化中心、越中文化交流中心協(xié)辦,為中越兩國民眾提供對話交流平臺,獻上集視覺、嗅覺、聽覺、味覺“四覺融匯”的文化盛宴。

圖為“風月同天 山水對話”中秋文化沙龍在越南河內舉行。饒艷玲 攝
圖為“風月同天 山水對話”中秋文化沙龍在越南河內舉行。饒艷玲 攝

  中共云南省委常委、宣傳部部長曾艷通過視頻致辭。她說,近年來滇越兩地經貿往來更加密切、互聯(lián)互通更加便捷、人文交流更加深入。云南愿與越南各方一道,共享資源、密切合作,擴大在文化遺產保護、文藝創(chuàng)作、旅游開發(fā)、學術研究等領域的交流合作,以此帶動其他領域交流合作,更好促進中越民心相通。她希望以此為契機,誠邀越南各界朋友到云南來投資興業(yè)、交流學習、康養(yǎng)旅居,體驗“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”、共享“有一種叫云南的機遇”。

  中國駐越南大使館公使王群致辭表示,中越是傳統(tǒng)友鄰,“同志加兄弟”是雙方特殊友好的高度概括和生動寫照。在這如水的月華之下,與越南朋友和在越華僑華人以“團圓”之名相聚于此,共同感受東方文化魅力,在交流交往中不斷豐富中越友誼的時代內涵。明年,中越將迎來建交75周年,也是“中越人文交流年”。中方愿意從不同文明中汲取智慧,促進各國文化交流互鑒,為人類文明發(fā)展進步注入動力。

  此次沙龍系2024年“花好月圓”中秋文化交流活動走進越南的組成部分之一。邀請到中國駐越南大使館參贊鄭大偉、越南文化體育與旅游部國際合作局副局長陳一惶、越中友好協(xié)會副主席阮榮光、越中文化交流中心主任阮文情等嘉賓參加。

  這是一次中秋文化的對話。

  中越兩國山水相連、人文相親。在中國有句老話:“十五的月亮十六圓”,兩國民眾以“團圓”之名相聚。

  沙龍現(xiàn)場,準備有制作冰皮月餅所需的冰皮粉、餡料等,嘉賓通過不同的模型器具制作出風格各異的冰皮月餅;還擺放有中秋特色燈籠制作的手工指南和材料包,嘉賓在現(xiàn)場工作人員的演示下,學習制作燈籠。

  “中國冰皮月餅的味道酥軟滑爽、略有彈性、口感香甜,我很喜歡!痹侥霞钨e阮飛龍邊品嘗邊說。他告訴記者,越南傳統(tǒng)月餅有烤雞味、香腸味、扁米綠豆味等數(shù)十種口味,雖與中國月餅口味略有不同,但兩國月餅都印有精美的圖案。

  來自中國云南的嘉賓高瑞體驗了燈籠制作。他說,這幾日在越南河內街頭行走發(fā)現(xiàn),與中國的中秋節(jié)相比,越南中秋節(jié)最顯著的特色是兼具“兒童節(jié)”的味道!耙雇恚⒆犹峄舫鰜碛瓮,成群結隊嬉戲到深夜,歡樂又唯美!

圖為嘉賓在麗江古城打卡裝置前拍照留念。饒艷玲 攝
圖為嘉賓在麗江古城打卡裝置前拍照留念。饒艷玲 攝

  這是一次世界遺產的打卡。

  世界遺產蘊含著各種形式的人類價值理念和創(chuàng)造力,是全人類的文化瑰寶和自然珍寶。中越兩國歷史悠久、文化厚重,均有大量世界遺產。

  在沙龍的世遺周邊文創(chuàng)體驗區(qū),陳列著中國世界遺產的冰箱貼、明信片、書簽等產品。嘉賓紛紛選取喜歡的云南世遺印章在書簽、打卡紙等物品上蓋下印章。

  與云南石林、麗江古城等世界遺產拍照打卡環(huán)節(jié)頗受歡迎。嘉賓們拍照打卡后,現(xiàn)場就能獲得照片留做紀念。玩累了,嘉賓們便品上一口中國茶,茶藝師展示精彩的茶藝表演同時,沖泡來自云南世界遺產景邁山的古樹茶。如果喜歡咖啡,現(xiàn)場還有云南小?Х壬l(fā)著濃香。

  越南嘉賓陳德興到過云南麗江旅游。他對記者說,麗江古城與玉龍雪山相望,文化與自然交相輝映,是一座人與自然和諧統(tǒng)一的高原山水之城。有時間,他會再去中國、再去云南,感受更多世界遺產的魅力。

圖為中越嘉賓體驗中國傳統(tǒng)游戲投壺。饒艷玲 攝
圖為中越嘉賓體驗中國傳統(tǒng)游戲投壺。饒艷玲 攝

  這是一次非遺技藝的體驗。

 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文明悠久歷程的生動印記,展現(xiàn)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。

  中國雜技演員陳海燕、金李耀輝表演了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抖空竹。竹竿飛舞間,空竹嗡嗡作響,展示出傳承千年的雜技的力與美。

  另一項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傣族剪紙亦十分吸睛。嘉賓在工作人員指引下,運用剪紙技巧,制作出獨特的剪紙作品。

  “我看到越南嘉賓對中國非遺技藝很感興趣!标惡Q嗾f,中華文明源遠流長、博大精深,“我們守護好中華文化的同時,也要讓中華文化走出去,與世界分享!

  這是一次中越藝術的展演。

  位于中國西南的云南,有26個世居民族,是名副其實的“歌舞的海洋”“音樂的天堂”,而越南則有京族、岱依族、芒族、儂族等54個民族。兩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歷史悠久,創(chuàng)造了燦爛輝煌、豐富多元的民族文化。

  沙龍上最為吸睛的當屬中越歌舞展演。中越兩國藝術家和表演團隊聯(lián)袂出演,通過歌舞、雜技、歌曲等多種形式,充分表達中越情長、展示中越傳統(tǒng)文化,更好促進民心相通。

  “越南——中國,山連山,水連水……共飲一江水,朝相見,晚相望……共理想,心相連,勝利的路上紅旗飄揚!备栉枵寡菰谥性接颜x之歌《越南-中國》中緩緩落下帷幕。

  現(xiàn)場嘉賓紛紛涌上舞臺與兩國藝術家合影留念。越南嘉賓阮紅瓊說,藝術家們用傳統(tǒng)文化與現(xiàn)代藝術相融合的方式,傳遞了兩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與向往。(完)

分享到:
關于我們  |  About us  |  聯(lián)系方式  |  法律聲明  |  留言反饋
本網(wǎng)站所刊載信息,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(wǎng)觀點。 刊用本網(wǎng)站稿件,務經書面授權。
未經授權禁止轉載、摘編、復制及建立鏡像,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。
[網(wǎng)上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證(0106168)] [京ICP證040655號] [京公網(wǎng)安備:110102003042] [京ICP備05004340號-1] 總機:86-10-87826688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15699788000